清明詠思③丨王子瑜:緬懷爺爺王彬彬,扛起錫劇世家傳承重任
天涯海角有盡處,只有師恩無窮期。清明時節寄哀思,此時此刻,五位優秀青年戲曲演員寫下心聲,緬懷他們的恩師。萬千思緒,似碧波河水,奔流不息,綿延不斷。
緬懷我的爺爺——王彬彬
又到一年清明時。前幾天父親來電話說待疫情解緩后再去爺爺、奶奶的墓地祭掃。
白駒過隙,爺爺王彬彬離開我們不覺已有14年了。可我還清楚記得2008年4月12日與爺爺、父親在《“高唱入云彬彬腔”——慶賀王彬彬老師從藝75周年大型演唱會》最后的舞臺上祖孫三代同臺的壓軸演唱……
那晚,我與父親扶著九十高齡的爺爺緩緩上臺。全場沸騰,觀眾們站立致敬、掌聲雷動,這讓那時還是昆曲青年演員的我激動不已,我切身感受到廣大觀眾對爺爺的摯愛和對錫劇的那份熱情!也正是那晚演出的激情撼動所致,爺爺去世后,我便為家族傳承的召喚毫不猶豫地皈依了錫劇。
一門三代從事錫劇為數不多。如今那場演出竟已成為祖孫三代人唯一一次同在舞臺上演唱“彬彬腔”的絕響,甚感唏噓!
聽父親說,爺爺對我從事戲劇藝術之路還是挺期待的。我還在江蘇省戲劇學校坐科昆曲時,寒假春節全家團聚,他都饒有興致地聽我唱上一段昆曲。每當看到他微笑點頭時,我的心里便升騰起一絲小驕傲……
一直有個夢想,如今說來也是個遺憾——我未能與爺爺同臺演出他的代表作《珍珠塔》。
我知道流傳七十余年的“彬彬腔”,已成了錫劇寶庫的經典。父親為了鍛造我的錫劇筋骨,循著四十年前爺爺當年帶著他的路徑,與我父子同臺《珍珠塔》的傳承演出。是啊,薪火相傳就是從一代一代人心口相傳、言傳身教開始的。至此,我明白戲劇表演的傳承和創新沒有捷徑可走,唯有在一輩一輩人的長年累月孜孜不倦中磨礪而成!
今天,我已站立錫劇舞臺肩負起錫劇藝術傳承重任。除了傳統劇目《珍珠塔》等演出,還獨立擔綱大型新創劇目《泰伯》《錫商》《二泉映月·隨心曲》等主演并獲取了重大藝術節上的優異成績。所有這些佳績,要感謝領導關心支持和老師同仁的幫助提攜!
總覺得我在臺上,觀眾不是一般地看待我,他們會把一脈相傳的“彬彬腔”來期盼和審視我。也總覺得爺爺在天堂的目光一直在關注著我,殷切期待我每一場的上佳表現。于是,為藝術世家的增光添彩,成了我奮力舞臺藝術表演的精神支撐!
清明來臨,謹以此文,感念和告慰我的爺爺——王彬彬!
您的孫子,王子瑜
2022年4月3日
下面這段膾炙人口的錫劇《珍珠塔·跌雪》由王子瑜表演,他的唱腔是否有爺爺“彬彬腔”的味道,身段表演是否傳承了爺爺的神韻,請您仔細品味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